机器人打磨的硬仗:如何攻克钛合金、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
发布时间:
2025/11/03
在机器人打磨的广泛应用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头疼的“硬骨头”——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和3D打印件。这些材料凭借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了高端制造的关键材料,却也让传统打磨工艺频频受挫。如何为机器人配备合适的“武器”和“战术”,轻松应对这些难加工材料?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
钛合金打磨:挑战与突破
钛合金以其高强度、耐腐蚀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但它在打磨过程中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热性差,磨削热不易散发,导致工件表面易烧伤;材料粘性大,磨屑易粘附在磨粒表面,导致砂轮堵塞。
面对这些问题,新型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多层钎焊金刚石砂轮表现出色,它具有磨料把持强度高、易于修整、容屑空间大、能够自出刃等优点。采用此类砂轮进行钛合金干打磨试验,结果令人欣喜:砂轮不粘附堵塞,磨削温度低,表面无烧伤,磨削表面粗糙度Ra值可控制在0.8μm左右,完全符合航空钛合金零件的干打磨工艺要求。
对于钛合金的工艺方案,有研究探索了使用球形固结磨料磨头研磨TC4钛合金。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磨头转速2000 r/min、研磨夹角30°、研磨时间10秒的条件下,实现了22.2 mg/min的材料去除率,同时表面粗糙度Ra值达到0.7μm,兼顾了效率和质量要求。
高温合金打磨:效率与质量的平衡
高温合金(如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和复杂应力条件下工作,因其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而难以加工。这类材料磨削效率极低,传统砂轮难以满足要求。
针对高温合金的工具选择,CBN(立方氮化硼)砂轮显示出显著优势。CBN磨粒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化学惰性,适用于高速磨削。有实验研究采用了陶瓷、电镀和钎焊三种CBN砂轮对GH4169高温合金进行高速磨削,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高效深磨削,并保证了表面完整性。
从工艺创新角度看,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电解电火花机械磨削复合加工法”,致力于大幅提高高温合金磨削效率,同时获得较高的磨削质量。这种方法针对高温合金韧性塑性大、粘附性强等特点,从提高难磨削材料磨削效率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N09907高温合金棒材研磨为例,其研磨过程需要综合考量:预处理阶段通过退火消除应力;粗磨时采用大切深、低转速快速去除余量;精磨时则使用微进给配合高频振荡,最终实现Ra 0.2-0.4 μm的表面光洁度。
复合材料打磨:应对各向异性的挑战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碳纤维硬度高、导热性差等特性,导致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毛刺、分层、撕裂等缺陷。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和手工作业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产生加工缺陷。
专用工具的开发是解决复合材料打磨难题的关键。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系列专用工具包括:系列电镀超硬磨料(金刚石)多刃套料工具及其组合制孔工具、微磨料群可控排布电镀超硬磨料磨削砂轮、超硬磨料超薄切割工具等。这些专用工具能够很好地完成常规加工手段无法完成的复合材料加工任务,克服传统加工中的毛刺撕裂和分层等缺陷。
在工艺方案上,旋转超声铣磨加工技术显示出显著优势。一项专利表明,采用超声辅助铣磨加工方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可使工件表面质量明显提高,粗糙度降低约16%~36%;同时,磨头进给方向受力约降低44%,磨头下压方向受力约降低46%;切削温度也降低了29%。
金属3D打印件打磨:突破表面精度的瓶颈
金属3D打印技术虽然能自由创建复杂形状,但零件表面粗糙问题却无法完全通过优化打印工艺解决。对3D打印零件进行后处理是有必要的,目前主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精加工和机械加工。
面对多种精加工方法,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手工抛光质量取决于操作者经验,重复性和一致性差;喷砂和CNC磨削对内表面复杂、多孔结构的零件加工可达性较差。对于高表面质量要求(Ra在0.8μm~1.6μm的复杂结构件),精加工工艺面临很大挑战。
创新工艺技术为3D打印件打磨提供了新的可能:
— 形状自适应磨削(SAG)是一种用于自由曲面加工难加工材料的新工艺。研究人员采用球形柔性磨头的形状自适应磨削方法对钛合金3D打印零件的自由曲面进行抛光,通过粗抛和精抛去除增材制造表面的缺陷层,最终表面粗糙度Ra小于10nm。
— 磨料流加工(AFM)特别适用于其他抛光或研磨工艺难以到达的内表面、槽、孔、腔和其他区域的精加工。
— 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能有效改善表面质量,以多孔植入物为例,通过这类技术其表面粗糙度可从6~12μm降低到0.2~1μm。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绿色化
随着制造业不断发展,机器人打磨技术也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迈进。
— 绿色磨削技术:围绕难加工材料干磨削抛光中的工件表面易烧伤和砂轮易粘附堵塞等关键问题,研究人员已研制出适用于钛合金、镍基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新型数控移动便携式磨抛加工设备,并开发出了实用的各种材料及结构的干式磨抛加工工艺方案。
— 3D打印超硬磨粒工具: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有望突破传统超硬磨粒工具生产壁垒。3D打印技术材料利用率较高,可以快速由原材料层层累加的方式生产出任意形状的产品,为定制化、复杂结构的打磨工具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
面对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和3D打印件等难加工材料,机器人打磨不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需要深入理解材料特性,针对性地选择打磨工具,并制定科学的工艺方案。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器人打磨将在高端制造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这些“难啃的骨头”变成“可口的美餐”。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攻克这些难加工材料的打磨工艺,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核心技术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Previous Page
Next Page